这些人与这双鞋之间的故事,是否跟你一样?
为了庆祝 New Balance 旗下经典鞋款 580 系列诞生 20 周年,近日 NOWRE 便先后与大家回顾了 580 过去的超多合作款式以及赏析全新版本 MRT580 REINVENT,但看完我们的内容之后是不是觉得还不够过瘾?球鞋是穿在脚上的,再多单品的描述也不及 Sneaker 与主人之间的故事吸引,为此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 5 天陆续为各位送上国内 New Balance 爱好者与 580 系列之间的故事,看看他们心中的最佳配色,还有一些有趣的回忆。
“它们将联名鞋款玩到了极致”
Ink3ufang
Founder of Kicksvision
你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球鞋,580系列有什么过人之处吸引到你?
I :我觉得是一种气质,一种与其他品牌复古球鞋截然不同的感觉,其实这几年一直流行的慢跑鞋热,就是和 New Balance 在前几年的火热有联系的。580 系列,其实在很多玩复古跑鞋的玩家心目中,MT580 才是他们心中的挚爱,喜欢这款鞋的人可以说他们游离在潮流的另一种边缘。虽然 580 在过去不是 New Balance 销量最好的鞋,但因为它是 New Balance Japan 在 20 多年前重要设计,他们把这双鞋定位在适合亚洲市场的潮流趋势。还有另外一点便是在球鞋“联名”文化成为球鞋流行的一个趋势下,他们就已经把联名鞋款玩到了极致。
对你来说,580 是一双性能鞋款还是潮流鞋款?
I :我觉得还是用潮流鞋款来形容 580 最恰当不过,原因很简单,因为它是 New Balance Japan 根据早先 M580 为蓝本进行改观的鞋款,而这一次所谓的进化,则融入了 20 年前日本流行的潮流文化趋势,虽然当时的风头不及千系等球鞋,但当 mita sneakers,realmad Hectic 与 New Balance 在新千年之后的联名合作中,放大了潮流文化在 New Balance MT580 上的体现,也让这双原本为美产的越野跑鞋摇身一边成为了 Sneakerhead 所追随的潮流球鞋。
进化后的 MRT580,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?
I :我觉得是轻。在我逐步想深入了解 MT580 的时候,恰逢 New Balance 在国内开始主推新的 580 系列,当时也很好奇这款改良中底配方的 MRT580 和 MT580 有何区别,所以也自己花钱买了一双。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受就是轻,因为原版鞋款 ROLLBAR 碳板对于每一个喜欢球鞋,且有碳纤情结的人来说,都是极具诱惑力的。而 REVLITE 中底的到来,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脚感,而且鞋款更为柔软。再说今天穿在脚上的这双 MRT580 REINVENT,我觉得要比之前我自己买的那双更轻了。鞋面一体化的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明了,但是在看图片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这双鞋会如此之轻。
新推出的 MRT580 采用了全新的 REVLITE 缓震中底,这一点在你眼中是否与旧版的最大分别?
I :是的,正如 MT580 和 MRT580 的命名一般,中间的“R”代表的便是 REVLITE 中底科技。当然在这几年大规模生产的 MRT580 期间,还是发售了几款 MT 580,但是反响说实话都不太好。现如今的 580 可谓是大货之一,和当年的待遇完全不相同。联名款的热销程度也远不如之前。之前 580 的发售次数少,量也不多,卖完了也就相当于绝版,联名同样如此。而且在材质的选择上要比普通的市售好了很多,但是现在的 MRT 580,可以说是材质、图案全部在变了法再用,真正用心的很少了。
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会是?
I :对于形容的拿捏不是很准确,但我会把这双鞋比作一杯陈年酿过的酒,早年酿和喝它并没有任何太多的感觉,但当三五年之后受到名人追捧(指各种联名)之后,,酒感无变化,但名声大噪。过了 10 年,甚至 20 年,再回看当年那种受追捧的事情更是觉得那是一段传奇般的故事。而如今,便是各大酒厂纷纷酿制这瓶酒的时刻。也希望再过 20 年之后,这瓶酒还能像现在这样让人流连忘返。
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?
I :我选择 New Balance × BURN RUBBER MT580BC,因为对 mita sneaker 和 realmad Hectic 超过 37 款一款也没有感觉,倒是来自底特律鞋店 Burn Rubber 给人的感觉很好,牛筋鞋底的效果在穿搭还是耐磨上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另外主要是喜欢鞋身大面积的 3M 反光材质以及顶级的牛巴革材质。在我看来除了一款非常 Icon 的鞋型之外,材质的选择和配色都是决定这双鞋会不会加入我购物清单的鞋款。
“这双鞋子远远胜过高跟鞋”
ShaSha
Designer/Stylist
一般的女生都喜欢高跟鞋,为什么你会对 580 系列情有独钟?
S:我认为最时髦的样子是别人看到你的时候觉得你是随意、舒适和自由的,那个样子可能是邋遢的背着包,肩膀上系着因为感到热了而脱下来的卫衣或者衬衫,塞着耳机,然后偶尔还会因为听到了喜欢的节奏跟着轻微的扭扭头摆摆肩膀…所以这个时候,脚上是一双 580 的话,整体感觉要远远胜过一双轻薄的高跟鞋。
身为造型师和设计师,你认为如何穿搭最能激发女生与 580 之间的化学作用?
S:我认为用 580 在自己的穿搭整体上玩“色彩试验”会非常有趣,这也是我最近想做的一个 project。色彩的碰撞是非常微妙的,我很相信色彩有调节心情的作用,所以不妨试一下,也许就激发了你与 580 之间的化学作用。
日常的你除了 580之外还是 New Balance 其他鞋款系列的粉丝,你认为 580与其他的经典系列有何不同之处?
S:日常的我比较多穿 New Balance 的 1300 和 1400,因为平时穿工装比较多,这两款偏向复古,是工装 look 很好的搭配选择。580 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,580 的街头和时髦感会强一些,脚感轻便,并且联名推出的特别配色会多一点。
如果有女生朋友想买 580 系列,你更推荐哪个配色?
S:如果女孩子想买 580 系列,我会推荐灰色,灰色的 New Balance 对于即使是入门级别的女孩子来说,都是它不容易出错的经典配色。
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会是?
S: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我觉得它可能是马卡龙小甜饼吧,都有众多种颜色种类的选择,每个都让人会想去尝试并且经典、具有品牌的代表性。
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?
S: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 New Balance MTG580 GORE-TEX。以 MA-1 为原型的军绿色鞋体搭配橘色内里,还有防水 GORE-TEX 鞋面,有趣又容易搭配。
“从开始对球鞋有印象就知道它”
Kimo
媒体人/造型师/摄影师
初次知道 580 系列的时间?
K:从开始对球鞋有印象的时候,就对 580 有印象了。
在你眼中,580 与其他系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?
K:千系以上通常都会更加带有 OLD SCHOOL 的科技感,但是 580 完全代表了一个时代,是最经典的 New Balance 轮廓之一。
平常会用怎样的风格去搭配 580 系列?
K:日常很多造型很多都会穿到 580,例如今天我穿的运动风格就是最适合搭配 580 的。
虽然诞生只有 20 年,但是 MT580 却是品牌旗下联名最多的款式,你认为是什么特质让它这么受欢迎?
K:经典的轮廓,超强的搭配植入性以及最重要的一点,舒服。
那么 580 的合作版本这么多,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?
K:我对任何东西的好感都是建立在真正好看的意义上的,联名不联名对我来说并不重要,Wings + Horns X New Balance MT580WH 的纯黑设定,只有中底有一抹白,简直完美,丝毫没有联名该有的“节奏”。
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会是?
K:一本硬封的外文老书。
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?
K:其实是一双很像 wings + horns X New Balance MT580WH 的大货版本 MRT580BV,也是纯黑设定加上白色中底,只不过 N 字 LOGO 变成了白色滚边,异曲同工之妙,也是因为错过 wings + horns 而买了这双。
“它是潮流波鞋的先驱”
姚杰
资深媒体人/波鞋爱好者
作为比较早接触潮流文化的一份子,580 系列在你眼中代表了什么?
姚:580 代表不断进化,不断进步!New Balance 在大家心目中都是复古慢跑鞋,很多经典型号,但 580 却不断进化。2000 年后,当时潮牌合作版的波鞋并不多见,当时日本 New Balance 公司请来著名球鞋店 mita sneakers,原宿潮牌 realmad HECTIC 推出 MT580 合作版,从此开启了后来的联名波鞋的盛世!MT580 也算是潮流波鞋的先驱吧!后来前几年,MT580 进行轻量化的进化,变成了 MRT580。2016 年又继续进化,一体化鞋面、鞋套设计,这些设计令舒适度大大提高,是非常好的尝试!
能否分享一段你与 580 之间最有趣的故事?
姚:刚刚 3 月份,我到访了日本东京,在著名球鞋店入手 mita sneakers 联名 20 周年纪念版的 MRT580,这款 MRT580 是根据初代 MT580 的配色设计,让我重新感受十多年前的感觉。说起这款初代配色,当年发售的时候我还是中学生,当时的炒价是 3xxx,当然是买不起,只有看的份。(那时候 3xxx 是很贵的价格,当时初代 MT580 合作版在波鞋界的地位就等于现在的“椰子”,一鞋难得,炒价非常贵),想不到这么多年后,会出纪念版,算是完梦了。
同样是 3 月在日本行程,在静冈县大型的潮流服饰买取店,偶遇元年 Stussy & realmad HECTIC 联名合作的 MT580,这双鞋有 10 年以上的历史,想不到还能保存的这么好,没有想太多,立刻就买下了。回国后,以为还能穿,下地一次后就鞋底就轻微粉碎,但不妨碍成为我的收藏。现在用透明亚加力较盒装起来欣赏。
你曾经拥有过多少双 MT580?
姚:曾经穿过的 MT580 保守估计有 20 双以上,以前很多合作版我都买过,穿过,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 10 双。我很喜欢 New Balance,家中有 576、996、1300、1400 等很多不同型号,但同款型号基本都不会超过 3 双,除了 580 之外。
580 系列风靡潮流界超过 10 年,你认为它为什么会这么成功?
姚:首先是 580 在潮流界的历史地位,作为先驱开创了波鞋界潮牌联名合作版的盛世。580 也代表着街头精神与风格,能自由搭配街头潮牌的服饰。最后就是外型,无论是什么时候看 580 这个外型都是非常顺眼,我想就算再过 20 年,580 依然是波鞋界的经典。
20 年后的今天,日本潮流的风格已经跟 580 系列刚推出是有所不同,你认为全新的MRT580 还可以适应现在的风格吗?
姚:580 在不断进化,它适应着不同的年代,不同的趋势。轻量化跑鞋流行的时候,MT580 进化成 MRT580,为穿者提供轻量舒适的穿者感;近年鞋套设计开始冒起,2016 年新款也推出一体化鞋面,鞋套设计,在 MRT 轻量化基础上再进行升级。同时外型上也有一些小改动,小细节,演绎着潮流的变化。说起日本的潮流,580 永远占着它应有的地位。很多东京的潮流二手店,都有收藏着过去的 MT580,这正正代表着 580 这一型号在日本潮流的经典地位。
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会是?
姚:多色水彩笔。如果有看过这么多年来的 580,会发现 580 其实出过很多很多不同颜色,甚至是一些很疯狂的撞色搭配,就像随心所欲用水彩笔涂着不用颜色的画作。
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?
MT580 初代配色中的军绿配色,就是 20 周年纪念里面的那双。
“扎实的皮料提供了出色的穿着体验”
阿貌
Founder of ULSUM
身为一名摄影师,580 系列身上的哪一个细节你认为最吸引?
阿貌:鞋面的材料。平时拍照会通过打光展现很多的细节,也正是因为拍过太多鞋子,一旦有某一双的细节格外出众,会留下平日肉眼观察不到的特殊印象。580 前前后后也拍摄过几双,绝大多数都是麂皮鞋面,出色的用料和这些皮质体现出的质感,一直是在其他鞋款中不太常见的。也正是这种扎实的皮料提供了出色的穿着体验。
对于热爱运动的你来说,全新的 MRT580 在轻量化的改进能否满足你?
阿貌:这个问题问到点儿上了,我还真的想过,既然最早就是跑鞋(虽然现在都被大家用来日常穿着),为什么不尝试穿着去跑步。这个想法一直拖延,直到拿到这双 MRT580 REINVENT 的全新款式,拿起鞋子的第一瞬间的感觉是「竟然这么轻」。所以我觉得是时候穿着它进健身房了。
如果可以由你来选择配色,你最想复刻的一款 580 是?
阿貌:要说选一双复刻的话,肯定是比较久远的款式了。New Balance x Stussy x Hectic MT580TB 吧,配色方案我很喜欢。
从复杂的配色换成现在的简约一体式鞋身设计,你如何看待 New Balance 这次对 580 系列的改动?
阿貌:品牌都是要不断前进和革新的,这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力。哪怕一度很成功,固步自封只会逐渐被遗忘,New Balance 在做正确的事情。
如果用一样物品来形容 580 系列,会是?
阿貌:这个问题我记得问过你(笑)。真皮沙发,用料顶级,也因为考究的用料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舒适。
最喜欢的一双 580 配色是?
阿貌:MRT580GY 舒适轻便易搭配。
以上便是国内 New Balance 爱好者与 New Balance 580 系列之间的故事,你有最喜欢的一双 580 鞋款吗?
想知道更多关于 New Balance MRT580 REINVENT 去哪买?敬请点击 New Balance 品牌官方推出的最新内容页面(点击阅读原文查看)。
回复 "New Balance" 浏览相关内容
知无不言VOL.16 | 首尔哪里有值得逛的潮流据点?
请点击图片查看详情
无虑入荷 VOL.16 | 看似简单素雅,实际颇具内涵
请点击图片查看详情
WDYWT ?| New Balance 580 特辑 四月 VOL.3
请点击图片查看详情
星潮物语 VOL.15|这枚 LVMH 大赛的种子选手令我 “心生波澜”
请点击图片查看详情
穿搭学堂 VOL.16|Gosha Rubchinskiy 造型搭配特辑
请点击图片查看详情
◎关注我们
微博:NOWRE现客
官网:www.nowre.com
微信:nowre_official
长按二维码,即可识别关注
酷的人都已经关注了(≖ ‿ ≖)✧
▼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